您好,感謝您慧眼選擇同濟同華集團!
同濟同華集團是一家具有鮮明特色和優勢的建筑物加固增層改造、糾傾和移位,橋梁的頂升和加固,水工、隧道工程的加固除險等的特種工程集團公司。
上海同華特種土木工程有限公司是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特種工程公司,取得了加固、糾偏及平移的特種專業資質。上海市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上海市建筑物鑒定與加固標準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單位、全國建筑物鑒定與加固標準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單位。同濟大學國家科技園三個園區中唯一連續十年(2006~2015年)獲得上海市重合同守信用AAA級的企業。通過了ISO9001:2008國際質量體系認證。
上海同濟司貝土木工程有限公司由同濟大學創辦成立于一九九四年,是國內最早進行特種工程研究和施工的少數單位之一,方法的創新以及特種工程施工量均列全國前茅。為了集團化經營的需要,現分別注冊為總承包公司和特種工程公司:上海同濟司貝公司為房屋建筑及市政公用工程總承包公司,上海同華特種公司為特種工程公司。上海同濟司貝公司質優高效地完成了大量的房屋維修改造及新建工程。
珠海市建筑設計院上海分院,具有建筑設計甲級、咨詢甲級以及城市規劃乙級等資質,是全國建筑設計市場最早開展加固移位和糾偏等特種工程設計業務的單位之一,具有豐富的相關設計經驗,并且完成了大量的新建工程的規劃、設計和咨詢。
二司一院整合成國內第一家既具有建筑、市政橋梁總承包資質和特種工程全行業(加固、糾偏、平移)施工資質,又具有甲級設計、咨詢資質的特種集團公司。能夠獨立完成特種工程從檢測鑒定、設計直至施工的全過程工作。
二、產、學、研結合,打造國內一流技術平臺
緊密結合生產實踐,進行科研攻關,形成公司的核心技術優勢。公司已申請和獲得了國家發明專利4項,國家實用新型專利8項。
公司及主要技術負責人承擔參與了本行業國家首部《建筑結構加固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550-2010、國家首部《砌體結構加固設計規范》GB50702-2011、國家首部《工程結構加固材料安全性鑒定技術規范》GB50728-2011、《混凝土結構加固設計規范》GB50367-2013以及國家首部《雙曲拱橋加固改造技術規程》CECS319:2012、《鋼結構加固技術規范》修訂版、《民用建筑可靠性鑒定標準》修訂版,現行《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2010)、《建筑抗震鑒定標準》(GB 5023-2009)和《建筑抗震加固技術規程》(JGJ 116-2009)共十部國家規范規程的的起草和編制工作。
科技部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建筑工程抵御特大地震災害綜合應用技術研究》,同濟大學主持單位,本企業為主要參與單位,正在進行;科技部國家科技支撐計劃《既有建筑移位改造關鍵技術研究》,同濟大學為主持單位,本企業為主要參與單位,正在進行;上海市科委基金項目:新型輕木結構房屋體系開發應用,中加合作,科研成果已成功應用于都江堰向俄小學新校舍建設(新聞聯播已重點介紹),是木結構用于強震地區學校建設的開基之作,同濟大學主持,本企業為主要參與單位,已完成。
是國內本行業內唯一參加了上述所有(共十部)國家規范規程編制和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研究的公司。
由同濟大學及土木工程各學科帶頭人的著名專家、教授、國家設計大師和院士組成的專家委員會提供技術支持。把工程實踐中發現的關鍵問題,由包括研究生在內的專門研究團隊及時在同濟大學國家重點試驗室進行試驗研究,為公司技術保持國內外領先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三、拼搏出"建筑奇跡",創造四個"中國第一"
(一)"中國第一改"
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新華社等多家電視媒體,人民日報、文匯報等多家國家級報紙以及新浪、搜狐和網易等門戶網站都集中進行了全方位的新聞報道,被稱為"中國第一改" (詳見視頻和典型工程介紹)。
由巨型老工業建筑改造成創意園的上海法蘭橋創意園10號樓,不僅單體體量大而且層數、建筑高度和結構高度均創造了國內第一,這些創造第一的高度、層數以及多次改建造成的不統一的多種結構形式,必然在抗震要求、結構安全和功能實現上產生出老工業建筑改造成創意園難度質的飛躍的國內第一。
加固費用僅為新做建筑的13.9%,業主不僅省錢、省時、省心,而且節能環保。
加固改造難點:
(1)抗震等級高,為二級抗震等級建筑,抗震構造措施復雜;
(2)防火等級高,防火設計復雜,為一級防火建筑。老工業廠房改創意園的一級防火建筑加固改造國內尚無先例。
(3)本工業建筑"先天不足";
(4)本工業建筑"年老體弱"
(二)"中華第一移"
上海市原民立中學四號樓移位工程被中央電視臺CCTV1、新華社、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上海東方衛視、上海電視臺外語頻道等多家電視媒體,人民日報、人民網、文匯報等多家國家級報紙集中的全方位的新聞報道。
中央電視臺CCTV1新聞報道該工程創造了"建筑奇跡"、"世界古建筑移位歷史上史無先例","施工難度在世界古建筑移位歷史上尚屬首次";新華社、人民日報、文匯報報道"中華磚木古建筑第一移" (詳見視頻和典型工程介紹)。四個移位行業新突破是:
(1)初始推動及移位過程平穩,沒有振動和裂縫。
(2)由憑經驗到精確計算的突破。
(3)由外科式監測到全體位監測的突破。
(4)由點加固到全方位體系、節點和重點的加固。
(三)"中國第一樣板"
中國房地產報、上海青年報等媒體以"同濟文遠樓:老建筑生態節能改造的"樣板間""作了報道。
"文遠樓的節能改造,就是為了綜合運用生態技術,為今后世博會老廠房節能改造做試點。"擔任著上海世博會總規劃師的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院長吳志強說。作為全國老建筑節能改造的樣板、"生態世博"先行示范項目,"歷史保護建筑的生態節能改造在我國尚無先例,文遠樓可以說是創此先河"。
(四)“天下第一糾”
“一棟有樁基的高層建筑—— 上海蓮花樓倒了,上海震驚 !中國震驚 !世界震驚!
多棟沒有一根樁的高層建筑群,嚴重傾斜岌岌可危,關鍵時刻臨危受命,苦戰60多天,已經“改大斜而歸正”了。且穩如泰山,中國前所未有 !世界前所未有!
30層的高層建筑成功糾傾,創造了一個世界紀錄!72層的高層建筑群成功糾傾,我們讓那個紀錄成了曾經的世界紀錄。曾經的世界紀錄,是把傾斜率從千分之2.66糾傾到千分之2以內。現在的世界紀錄是把傾斜率千分之6點多糾傾到千分之1以內,傾斜率糾正幅度是老紀錄的7倍多。高層建筑用輻射井、掏土等方法糾偏,是傳統的糾偏技術。我們僅用壓樁法就能成功糾偏高層建筑,是國內外獨創的獨門絕技。創造的紀錄僅是單個的成功案例當可喜可賀,獨創的獨門絕技對行業飛躍進步更受益無窮!
一棟有樁基的高層建筑,上海蓮花樓倒了,業主們哭了,政府慌了,官商們坐牢了,外國人偷笑了。
多棟沒一根樁基的高層建筑群,悄悄的全部“改斜歸正”了,業主們笑了,政府不用費事了,官商們不用擔驚受怕了,外國人傻眼了。
嗚呼 愿我中華不要再產生這樣的世界紀錄了,愿我們的平生不要再創造這樣的世界紀錄了。
我們如履薄冰,我們日以繼夜,我們流汗流血不流淚,我們掉皮掉肉不掉隊,我們對著天空堅定的小喊三聲:我們光榮!我們自豪!我們做到了!!!”
此外,公司還完成了眾多的建筑加固、移位、橋梁加固頂升、建筑物糾偏和水工、隧道工程的加固除險等有影響的工程。
公司董事長張坦賢博士攜全體員工向多年來一直支持和關心本公司的廣大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本公司將本著誠信守法、質量第一、技術先進、熱誠服務的原則與各界相互合作和共贏,為個人、企業的發展以及國家的建設做出更大的貢獻!